经济日报︰卖楼做科研 学者变「串流」达人

01/09/2016

天开创办人及行政总裁袁耀辉Wilson接受《经济日报》报刊专访,分享创业历程!

 

原文转载︰

减广播成本「有心就可开电视台」

大家每天上网看视频,很少会去想这些影片经过多少步骤,才能由制作者送到我们眼前。天开数码媒体创办人袁耀辉,有安稳的大学讲师不做,4年前卖楼、借钱筹集资金,研发出获国际IT奖项的串流技术。今天他的公司产品卖到全球,失落免费电视牌照的王维基在网上开台,用的是其技术,公司年赚过千万,盈利每年增长一倍。他自豪地说,其研发的技术,「令所有有心人都可以开电视台。」2014年11月19日,王维基的香港电视(HKTV)利用OTT平台网上开台,袁耀辉与同事在背后监察着。HKTV用的正是他与拍档投资3,000万元、耗时逾两年研发的视讯串流技术。当日,他们见证全港超过一半的宽频流量用于单一服务。「很惊讶,这在香港从来没有发生过,是历史来的。」他说。

 

「走得比人快 就有商机」

两年过去,袁耀辉创办的天开数码媒体生意遍地开花。「我们很幸运,与王维基的合作,为我们开启了很多机会。」今天除了HKTV,乐视部分频道、香港电影金像奖的环球网上直播、甚至在全港电器店内看到的Samsung电视展示画面,都采用了天开的串流技术,公司更是微软在香港最大的云端用户。现年42岁的袁耀辉本是学者一名,拥有科大电脑科学博士学位,90年代中在香港教书,先后当过城大、理大、浸大讲师,从电脑保安到多媒体都教过。但与很多学者不同,袁天生对商业运作有兴趣︰「我18岁第一次创业,帮康体处设计海报。90年代初人人都用菲林印刷,我们做电脑排版,我朋友画公仔,我用电脑。那时很简单,永远走得比人快就有商机。」当学者时,袁已任兼职顾问,曾帮CSL旺角旗舰店设计用户体验,2013年他获邀入商台做资讯科技总监,正式离开待了20年的大学,进入商业世界。天开数码媒体则是袁在2010年底成立的,起初只是兼职创业,直至2012至13年,他做了一个要卖楼、借钱的重要决定。「创立天开时很简单,接项目赚钱,有生意、有人手就做,不用科研支出。因为很好赚,很快便在荃湾沙咀道买了一个单位。但到了2012年、2013年,我觉得很难再走下去,要接更多项目,便要请人、增加开支,如果突然接不到项目就大件事。这时开始我投放资源做科研,卖了沙咀道那层楼,再加按自住的物业,把资金投放回公司。」直至今天,袁与拍档共投资3,000万元于科研上,中间有过很多危机,「每个月想有没有钱出粮,再投资会否回本」,但最后证明大胆决定是正确的︰「公司由当初只有一名我教过的毕业生员工,到现在有100人...盈利是8位数字,一年增加了一倍。」袁在商台任资讯科技总监18个月后就离开,全身投入自己创办的公司。

 

编码器助简化直播过程

袁说他们对行业最大的冲击,是大大减低专业广播的成本。「你去看城市论坛,会见到港台、TVB都很大规模,几辆直播车,但我们一辆小车就可全球直播。这就是OTA与OTT的分别。制作公司买了我们的编码器,按一个掣就可以做直播,不用额外人手,简化整个过程。以前做影片平台,是天价的,现在不用。想想它的应用,香港的电影怎样令全世界知道?10月香港第一次举行Formula E,怎样令全世界看到?用我们的技术可以做到。」「我爸爸和爷爷都是邮差,我传送资讯,其实我也是邮差。我们希望做到上市,但更重要的是做出一个模式,告诉年轻人,在香港做科技,有心是可行的,来自香港的科技,会令人觉得是高质的。」袁说。

 

加速「转码」专利 广播更流畅

网上视讯串流是大势所趋,从Facebook Live、YouTube Live等直播服务大受欢迎可见一斑。袁耀辉称,这些免费平台虽能满足个人用家,却未做到专业广播要求,而天开自行研发的转码技术,令原本需要一小时转码过程,减至10分钟,是他们一大优势。袁耀辉解释,专业的视讯串流,除了要做到电视广播级数的画质,还有大量复杂考虑,包括多频道、能兼容与辨别不同装置、能插播个人化广告、进行版权管理、加入互动元素等,这些都不是免费平台可以做到。有望获IT界权威奖项他指,视讯串流当中的转码部分,是公司一大技术优势︰「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电脑、智能电视、VR,解像度都不同,要做转码才能令每一个装置都很流畅。传统一小时的电影要一小时转码,但我们发明的核心技术令转码加速,可以快到10分钟。原理是将画面斩开,放给很多电脑处理,之后驳回。香港、中国、美国已申请了专利。」「这技术令我们进入了IT界国际权威奖项CSI Awards的候选名单,据我所知,香港公司从来没有入选。」袁亦打算将转码卖到全世界︰「市场不止看香港,有内地、台湾、泰国项目,正在谈的包括多伦多、南美、俄罗斯。国际竞争很大,但要做到这麽快速,我们已算是很顶尖。」